2018“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揭晓,向他们致敬!
他们用高尚品格
绽放出河南人的精神光芒
他们用责任担当
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感动中原,温暖你我
2018“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揭晓
向他们致敬!
3月29日晚,2018“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揭晓,十位温暖人心的河南好人与一个模范群体获此殊荣。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江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文慧、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霍金花、省政协副主席钱国玉等省领导出席颁奖典礼。
当选2018“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的分别是:
在甘肃勇救落水儿童的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建井三处第六项目部职工王保华;侠肝义胆、用自己交换人质制服歹徒的漯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警员王培;
恪尽职守、带病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员额法官李庆军;
以身挡车、勇救四名学生不幸牺牲的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中心校绿之风希望小学教师李芳;
为中国科研呕心沥血,倾尽积蓄奉献教育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贤;
自立自强、悉心照顾植物人父亲八年的漯河市临颍县杜曲镇一中学生李婧源;
扶心扶志、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国家统计局驻信阳市息县路口乡弯柳树村扶贫干部宋瑞;
医者仁心、为眼科医学作出巨大贡献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张效房;在平凡岗位刻苦钻研、传承大国工匠精神的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职工陶留海;
身残志坚,三退低保,争当脱贫路上“领头羊”的郑州市荥阳市汜水镇新沟村村民曹建新。(获奖人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组委会将2018“感动中原”年度群体奖授予了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义煤公司赴青海创业者集体“义海人”。组委会还对坚守大山、担起乡村未来的201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张玉滚进行了特别致敬。
“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宣传推介活动是我省着力打造的人文精神公益品牌活动,自2005年始,每年一届,至今已举办十四届。当晚录制的节目将于4月1日20:00在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首播。
附:2018“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集体)事迹简介
01
王保华,男,43岁,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建井三处第六项目部职工。
2018年1月1日,甘肃省金昌市龙泉公园内一名6岁男孩坠入湖中冰窟。在附近游玩的河南矿工王保华见状,毫不犹豫地脱掉厚重的冬衣,只剩一条红裤头,躬身走上了冰面。接近男孩时,他匍匐在冰面上,在同伴的帮助下,奋力伸手把编好的藤条递向水中挣扎的男孩,最终将其成功救出。事发后,甘肃媒体纷纷跟进报道,共同寻找“红裤头”好人,中央电视台也报道了此事。一时间,“红裤头”救人的暖人事迹,在寒冷的冬天引起了强烈反响。
02
王培,男,36岁,漯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警员。
2018年10月28日下午4点左右,漯河市区一家银行内发生了惊险的一幕:一名年轻男子因故劫持了一名女保安。为避免犯罪嫌疑人过于激动而误伤人质,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警员王培用绳子背绑自己的双手、用鞋带绑住双脚,前去替换人质。在跳到犯罪嫌疑人身边之后,王培趁其不备果断将其制伏,成功解救人质,而王培的左眉骨被剪刀划伤,骨头外露,鲜血顺脸流下,瞬间染红了警服。
03
李庆军,男,生前系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员额法官。
李庆军长期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忠于职守,秉公办案,近3年来主审案件217起,无一错案和上访缠诉,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2014年,他被医院确诊为尿毒症,在腹部通过手术置入“腹透管”每天进行腹膜透析,并需每月一次到北京复查身体。为了节约看病时间,他总是在火车上做透析,保证检查完身体当天就能坐火车返回到办公室工作。2016年,李庆军又突发脑梗塞住院治疗,他把工作带到了医院,在医院审阅案件材料。2018年9月28日,李庆军因长年超负荷工作,耗尽最后一丝力气与世长辞。
04
李 芳,女,生前系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中心校绿之风希望小学教师。
2018年6月11日下午放学,李芳护送学生离校返家,行至离学校50米的十字路口时,一辆满载西瓜的无牌照三轮摩托车闯红灯急速驶来,且毫无刹车迹象。危急时刻,李芳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身体挡护学生,并奋力将学生推开。学生得救了,李芳却遭到严重撞击,经多方抢救无效,于2018年6月13日4时逝世。6月下旬,教育部追授李芳为全国优秀教师,并发布了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向李芳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05
李俊贤,男,90岁,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俊贤是中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之一、中国聚氨酯材料奠基人之一,我国著名的化工合成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李俊贤参与主持的固体推进剂用端羟基聚丁二烯的中试研究,满足了30多种火箭、导弹型号的需要。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液体单元推进剂-鱼推-3研究”曾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8年6月8日,李俊贤偕夫人丁大云,把他们省吃俭用积攒的300万元捐献出来,设立博士创新基金和困难帮扶基金,引发媒体关注报道,洛阳市委发布了《关于开展向李俊贤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06
李婧源,女,13岁,漯河市临颍县杜曲镇一中学生。
2010年,李婧源在外打工的父亲脑出血成为植物人,为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母亲只好外出打工挣钱,照顾家里的重担就落在李婧源和姐姐身上。姐姐上高中后,李婧源独自照顾瘫痪的爷爷、植物人的爸爸以及年幼的弟弟,奶奶因为糖尿病、高血压只能简单帮助她。面对命运的不公,李婧源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勇敢担当、微笑面对,深受感染的村干部和街坊邻居也都尽量地去帮助这个可怜的家庭。
07
宋瑞,女,54岁,国家统计局驻信阳市息县路口乡弯柳树村扶贫干部。
2012年10月,宋瑞被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党组派驻信阳市息县路口乡弯柳树村驻村扶贫。靠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她六年如一日坚守脱贫攻坚一线,至今已三轮驻村。她坚持“扶贫先扶心,党建是根本”,克服种种困难,走出一条“党建引领,文化扶心,产业形成,脱贫致富”之路,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并获得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优秀扶贫案例。
08
张效房,男,98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1945年,张效房毕业于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迄今已从事眼科工作73年,是我国眼内异物研究的奠基人和眼外伤专业的学术带头人。他在眼内异物定位和摘出方面有38项发明和改进,还在医院创办了英文查房制度,为我国乃至国际眼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次外出会诊、讲座、手术演示时,他都会事先声明,不要任何馈赠、不收任何报酬。如今,98岁的他仍然坚持在一线义务坐诊看病,在他的带动下,很多已退休的名医学生也重回一线坐诊。
09
陶留海,男,40岁,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职工。
陶留海,国网公司最年轻的十大专业领军人才,全国输电线路带电作业领域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500千伏、1000千伏等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运维检修带电作业等生产检修工作,为推动我国带电作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曾获得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并荣获中国电力创新奖一等奖等20余项。2018年,他参与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有关特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的带电作业专著《特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带电作业技术》。作为一名从基层技工成长起来的领军人才,陶留海展现了时代所呼唤的大国工匠精神。
10
曹建新,男,45岁,郑州市荥阳市汜水镇新沟村农民。
曹建新5岁时不慎触电失去双臂,却用坚强的意志学会独立生活,自强不息。成人后学会放羊维持生计,他不仅自己克服困难摆脱贫困,而且还积极回馈社会,向需要帮助的村民和灾区群众捐款捐物,三次主动申请退出低保,同时成立养殖合作社,带领其他贫困户一同创业,走上脱贫致富路。作为励志榜样,“无臂羊倌”曹建新被多家媒体进行专题报道。
集体
河南能源义煤公司赴青海创业者集体“义海人”(集体)
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有一群来自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的“煤亮子”,他们用15年创造了高原煤矿的奇迹。他们凭着一腔报国的热忱,在青藏高原、祁连山脚下、柴达木盆地边缘,在严重缺氧的4200米高海拔上,用汗水滋润“煤亮子奇迹”。他们打破“采煤就是破坏环境”的魔咒,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探索出可持续发展之路。
他们就是“义海人”,河南能源义煤公司赴青海创业者的集体名称,在雪域高原被称为“最美河南人”,他们创造了一个独有名词“义海精神”。